德国为什么成立工业数字孪生体协会?

在数字孪生体联盟发布的《数字孪生体报告(2021)》中,工业4.0研究院全面分析了全球数字孪生体发展情况。工业4.0研究院在2019年发起了全球第一家数字孪生体联盟,受此刺激,美国和德国相继于2020年也发起了类似组织。

2020年9月底,德国各大行业协会深感工业4.0平台难以承担其利益,决定在联邦经济与能源部(BMWi,Bundesministerium für Wirtschaft und Energie)支持的体系外发起了“工业数字孪生体协会”(IDTA,Industrial Digitlal Twin Association)。

然而当时事出匆忙,除了一张与会人员的合影,再无其他内容,例如,官方网站。

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情况,是因为德国内部对数字孪生体存在较大的疑问,据工业4.0研究院接触的德国专家来讲,他们比较反感“数字孪生体”的提法,他们认为这不过是信息物理系统(CPS,Cyber-Physical Systems)的另外一种叫法,最多跟产品生命周期管理(PLM,Product Lifecycle Management)有点关系。

众所周知,德国在2011年提出工业4.0的时候,明确指出其技术基础为信息物理系统,它是从嵌入式系统演进的方向。信息物理系统由美国NSF提出,后来被德国大肆应用……可是,美国在2009年由DARPA提出了数字孪生体概念,跟数字化转型等“数字+”概念相处融洽。

工业4.0研究院早在2015年就发现这个问题,当时也比较困惑,后来经过多个开源项目的研发,逐步意识到信息物理系统和数字孪生体之间有本质上的差异:前者是高度集成的结果,后者则凸显开放架构特点。

德国工业界话语权大都由年长的专家把持,他们比较“反感”频繁更换概念,沿着信息物理系统的技术路径,工业4.0逐步形成了资产管理壳(AAS,Asset Administration Shell)体系,难以一下子转向新的技术体系。

早在2018年德国工业4.0平台就意识到数字孪生体概念逐步兴起,这当然应归功于美国几个知名咨询公司,它们设计了精巧的超级曲线,生动形象展现了未来的图景,给各大企业战略选择施加了巨大的影响。

在美国有分公司的西门子当机立断,立刻号称拥有数字孪生体解决方案;SAP等软件服务商也开始转向数字孪生体。数字孪生体联盟成员可能记得它们主要采用“数字双胞胎”等称谓。

然而德国工业界协会和政府转变就没有那么快了,经过近3年时间的“纠结”,几大协会(例如VDMA、ZVEI、Bitkom等)才建立共识,同意在工业4.0平台之外建立一个行业组织——工业数字孪生体协会。

从工业数字孪生体协会的代表性来看,它体现了德国具有市场地位的企业利益,在中国和美国市场比较活跃的德国企业几乎都参与到该协会工作来了。

“成员日”通知对德国企业深度参与美国工业互联网联盟的情况做了分析,如果工业数字孪生体协会运行成功,这些企业有可能会回到本国的协会平台,通过这些协会在目标市场(例如中国)跟本地的官方组织建立协作关系,支持德国企业在这些市场的运行。

为了方便数字孪生体联盟成员了解德国工业数字孪生体协会的情况,工业4.0研究院翻译了它的一份介绍资料,成员单位可以找秘书处索取该资料。

从该介绍资料展示内容来看,工业数字孪生体协会可以称为“资产管理壳协会”,因为它的核心内容就是资产管理壳,所有对数字孪生体的认识都是建立在资产管理壳上的。按照介绍资料上的说法,资产管理壳就是“面向工业4.0的数字孪生体”。

在工业数字孪生体协会介绍资料第6页,它指出了其战略目标:数据。

我国在“十四五”规划中非常强调数据要素的价值,德国也不例外,它也意识到工业数据将成为未来竞争的关键。通过资产管理壳,它为德国设备和系统套上了一个“防护罩”,以避免竞争对手削弱其竞争力。

由此,大家更容易理解德国过去5年期间大力推动所谓开放技术的原因,因为通过资产管理壳,德国企业才有机会保护自己的工业数据,否则如果任由低成本竞争的互联网或IT企业抢夺数据资源,那么德国企业不出10年,就会成为数字价值链上无足轻重的角色。

数字孪生体联盟每个月16日是“成员日”,为各成员单位通报行业信息,提供面对面的交流机会。4月份的“成员日”即将到来,欢迎成员单位代表参与北京举办的见面会,我们可以详细聊聊“工业数字孪生体协会”的不宣之秘。

 

王明芬:工业4.0研究院副院长,数字孪生体联盟秘书长

发布于:2021-04-13 15:02